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邓佩玲[1]
机构地区:[1]香港大学中文学院
出 处:《古文字研究》2022年第1期216-220,共5页
基 金:香港特别行政区大学资助委员会优配研究金(General Research Fund)资助研究成果之一(RGC Ref No 17600121)。
摘 要:有关“逆”后一字,学者多隶定为“洀”,但在释读上意见较为分歧。早期学者曾提出“方、舟、般、汎”等说法(1);吴闿生、郭沫若、于省吾、李学勤释为“造”(2),唐兰读地名“洀”为“般”(3),而“逆洀”之“洀”则读作“周”(4);黄盛璋隶定该字为“”,解释作“还”(5);何琳仪读“逆洀”为“逆盘”(6);后来,吴匡、蔡哲茂援引张持平的意见,认为“舟”旁短笔表示“舟在水上行时翻了”,加上“复”声后变成后来之“覆”字,“逆洀”即《周礼》里的“复逆”(7);张乐认为“逆洀”之“洀”是“沿”字,读“延”(8)。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17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