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赝品研究之重要性与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徐小虎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美术大观》2022年第10期24-27,共4页Art Panorama

摘  要:自唐宋以来,后人创造的书画赝品远多于真迹。这不仅因为自东晋以降书画收藏之风对大师名作的过量需求远多于大师创作作品的数量,也因为书画极易损耗的特殊媒材条件导致古老真迹长期存世困难重重。加之对有大师名款之作不假思索的热衷,以及传统书画鉴定法对于作品外在因素(如收藏者的落款、印章、题跋,书画裱褙材料或模式)的强调,导致大量赝品被视为真迹,而本就被视作赝品的存世书画更被研究者忽略。可是,赝品虽不是其所题大师之真迹,却是赝品制造者的“真迹”。研究这些“真迹”呈现的视觉风格变迁,我们反而可能总结出各个时代书画作品的样式、结构、形态和笔墨行为的特征。由此,书写出独一无二的没有大师的美术史。

关 键 词:书画鉴定 风格 笔墨行为 吴镇 沈周 

分 类 号:G894[文化科学—体育学] J212[艺术—美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