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品 王文博[1] LIU Pin;WANG Wenbo(Department of Life Sciences,X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Xianyang 712000,China)
机构地区:[1]咸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陕西咸阳712000
出 处:《水产科学》2022年第6期1072-1082,共11页Fisheries Scienc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872175);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NY-103);陕西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区域发展人才项目资助;陕西省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建设项目(2022KXJ-015);咸阳市秦创原科技创新专项(2021ZDZX-NY-0003);咸阳师范学院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XSYK18002);咸阳师范学院专项科研基金重点培育项目(XSYK21040);咸阳师范学院“中青年拔尖人才”项目(XSYBJ201802).
摘 要:大鲵(Andrias davidianus),属隐鳃鲵科大鲵属,因其叫声酷似婴儿啼哭俗称“娃娃鱼”,1869年在我国西部首次被发现,为我国独有物种[1]。由于生存环境被破坏、气候变化、人为滥捕滥杀等原因,大鲵曾一度濒临灭绝。20世纪70年代国内开始大鲵的人工繁育与养殖。然而随着大鲵养殖规模扩大,营养搭配不合理以及养殖环境污染等问题频繁出现,大鲵养殖病害问题日益严重。人工养殖大鲵常见疾病包括细菌病、病毒病、寄生虫病等[1],其中,尤以病毒感染最为严重。大鲵感染病毒后发病快,死亡率高,且感染后无特效药物。目前国内报道的造成大鲵病毒性疾病的病毒只有一种,但对其命名尚未统一,有大鲵蛙病毒(Andrias davidianus ranavirus,ADRV;Chinese giant salamander ranavirus,CGSRV)、大鲵虹彩病毒(Andrias davidianus iridovirus,ADIV;Giant salamander iridovirus,GSIV)等[2-5]。2010年,耿毅等[2]首次在甘肃陇南和陕西汉中患病大鲵内脏中观察到呈晶格状排列的病毒颗粒,分析发现该病毒主要核衣壳蛋白(MCP)基因与蛙病毒3 MCP基因同源性达96%~99%。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