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黄敏璇 Huang Minxuan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
出 处:《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22年第5期106-116,共11页Journal of Fujian Provincial Committee Party School of CPC (Fujian Academy of Governance)
摘 要:数字乡村建设有赖于村庄的有效治理,既有研究聚焦于互联网技术使用与村民政治参与之间存在何种关系,但对这些关系背后的因果机制探讨较少。基于2017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采用修正后的“刺激-反应”理论——O-S-R-O-R模型,对互联网技术使用如何通过动机性推理与心理要素影响村民不同类型政治参与进行分析。结构方程模型表明,互联网使用对农村网民的制度化参与具有替代作用,但对非制度化参与没有显著影响。两种政治参与类型的因果机制也存在差异,村民制度化参与的机制为“互联网使用—政治讨论—社会公平感—制度化参与”,非制度化参与的机制为“互联网使用—政治讨论—政治信任—非制度化参与”。如何提高乡村治理的公平性与地方政府能力的有效性应成为数字乡村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