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磊[1] SUN Lei
机构地区:[1]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出 处:《东南学术》2022年第6期163-173,共11页Southeast Academic Research
基 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中青理论骨干专项项目“儒家春秋公羊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研究”(项目编号:2021FZX001)。
摘 要:西汉春秋公羊学的“大一统”学说是对周秦之变后的汉代国家秩序建构的思考。与政治意义上的统一与维护中央权威不同,经学视域中的“大一统”包含贵元、正始、尊王的内涵,更接近于规范意义上的国家合法性的法理建构。一方面,“大一统”学说塑造了西汉国家秩序的神圣根基,董仲舒提出孔子作春秋,王者受命于天和阴阳灾异说,接续传承古典“天道宪法”,以道统制约治统;另一方面,以“通三统”寻求“大一统”,董仲舒以尊天道的王道为本,通过对历史上的制度进行损益,将王道的精神渗入政治与社会,从而为汉立法。《春秋》“大一统”学说在传统国家治理中的得失,表明其寓“贬天子”于“尊王”之中的精义在后世逐渐被遮蔽,这种传统中国政治史上对于经义的扭曲尤其值得现代学人深刻反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