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洪树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2年第5期126-131,共6页Marxism & Reality
基 金:“马工程”特别委托项目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西方之乱与中国之治的制度原因研究”[项目编号:2020MYB037];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全过程人民民主视域下‘有事来协商’工作研究”[项目编号:SC22ZX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式民主与西方式民主在国家和社会治理领域呈现出“一治一乱”的鲜明对比。从制度方面探究其根源,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一是中国式民主政治奉行的是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与中国政治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制度学说,追求人民真实、广泛享有民主权利;西方式民主政治坚持的是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形式化的大众民主与实质上的狭隘资产阶级民主之间存在难以根除的内在冲突。二是中国式民主政治坚持协商合作与选举的有机统一和互为补充,是协商之后的选举、合作导向下的竞争;西方式民主政治将票决竞争视为评判民主与否的唯一标准,坚持零和博弈的政治思维。三是中国式民主政治遵循民主集中制的政治原则,运行高效有序;西方式民主政治则表现出否决式政治盛行的特点,内部冲突不断,政治体制空转,治理绩效低下。四是中国式民主政治制度的变迁始终坚持群众史观的哲学基础,制度自信不断巩固和提升;西方式民主政治制度的变迁则在政治傲慢和认知偏见的误导下深陷僵化衰败的漩涡。这些都历史地昭示了中国式民主政治相较于西方式民主政治所具有的显著制度优越性和强大政治生命力。
关 键 词:中国式民主 西方式民主 民主质量 政治制度 制度优越性
分 类 号:D61[政治法律—政治学] D50[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8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