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田丰[1] Tian Feng
机构地区:[1]河南师范大学
出 处:《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22年第S01期127-137,共11页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tudy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乡土小说与乡村文化变迁的关系、启示研究及文献整理”(项目编号:19ZDA273);河南师范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当代中国改革文学的叙事伦理研究(1979-1989)”(项目编号:2020QK2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党的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开始步入新的运行轨道,经济结构的变化势必引发经济观念的更迭,随着现代商品经济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乡土小说中的“经济人”开始取代“政治人”“社会人”呈现在读者的面前。20世纪80年代乡土小说与30年代左翼文学都对农民“经济人”意识的觉醒有所描绘,但创作宗旨却有所不同:前者借助农民“经济人”意识的苏生的描绘是为了赋予改革开放合法性,而后者则是赋予阶级斗争必然性和合理性。80年代乡土小说中人物的“经济人”意识的生成由于正处在商品经济高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限度,作家们对此进行细致描绘既可以让人们从中了解现实生活的真实情状,同时也可以警示人们保持警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