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仁增加 安拉太 东格吉 才让吉 袁发荣 李先加 多杰 郭肖 李啟恩
机构地区:[1]青海大学藏医药研究中心,青海西宁810016 [2]青海大学藏医学院,青海西宁810016 [3]金诃藏药股份有限公司,青海西宁810016 [4]藏药新药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青海西宁810016
出 处:《中成药》2022年第11期3709-3713,共5页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基 金:藏药新药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2015DQ870717);青海省重大科技专项(2020-SF-A3-2);西宁市重大科技专项(2019-Z-09)。
摘 要:目的研究藏医治疗白脉病用药规律及分析寒热证型方剂药性。方法收集藏医历代治疗白脉病方剂信息,采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和Gephi 0.9.2等数据挖掘和可视化分析软件研究藏医治疗白脉病的用药规律和治疗原则。结果共纳入103首藏医治疗白脉病方剂,其中寒、热证型方剂分别有49、54首,共涉及251味药材。藏医治疗白脉病药物多以安“隆”宁神、通络补益、清热、养胃火类药物为主。治疗热型白脉病以行气通“隆”、调和气血、清热消炎为主;治疗寒型白脉病以驱寒镇痛、助胃火和补益为主。药性聚类分析发现,治疗热型白脉病的方剂主显凉、重、钝和糙等药效,主要用于平息由“赤巴”的热、锐性引起的脉热、头痛、发热等症状;治疗寒型白脉病方剂的药性与疾病性质相对,脱离藏药传统药味理论原则,无明显规律可循。结论藏医对包括神经性疼痛在内的白脉病治疗具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其中治疗热型白脉病采用调隆清热的治则和主显药味功能的方剂,治疗寒型白脉病采用助胃火、镇痛、补益的治则和主显药性功能的方剂。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9.17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