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邱昭继[1] QIU Zhao-ji
出 处:《学习与探索》2022年第11期96-105,共10页Study & Explora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法学最新动向和趋势研究”(21BFX025)。
摘 要:维辛斯基式的马克思主义法律本质观从根本上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将“统治阶级意志”视为法律的本质是对马克思法律本质理论的重大误解。马克思恩格斯在法律本质问题上旗帜鲜明地反对法律的意志论。马克思恩格斯在不同的著作中用“生产关系”“经济关系”“现实关系”“物质的生活关系”等术语表述法律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的法律本质观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法律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社会关系。法律的社会关系本体论为列宁、斯图契卡和帕舒卡尼斯所继承和发扬。
关 键 词:马克思主义法律本质观 维辛斯基 物质社会关系 生产关系 经济关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