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马海峰[1] Ma Haifeng
机构地区:[1]深圳大学法学院
出 处:《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22年第6期146-160,共15页Ecupl Journal
摘 要:“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最先为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所确立,考察《人权宣言》的制定过程及其历史背景就可知道,神圣不可侵犯源于渎圣罪之规定。立法者之所以将财产奉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主要是因为财产的重要性及其所面临的现实危险,也是出于当时的法国民众对平等的追求。这一术语的使用是大革命中法国去神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确立资产阶级优先地位的重要步骤。通过考察《人权宣言》第17条中“财产”一词的意涵变迁,就可知道资产阶级的宪法从未规定“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6.159.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