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审计需求:一个理论框架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郑石桥[1] 张雨华 

机构地区:[1]南京审计大学审计科学院 [2]南京审计大学政府审计学院,江苏南京211815

出  处:《财会通讯》2022年第21期3-10,18,共9页Communication of Finance and Accounting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FJYA001);江苏省研究生实践创新计划(2021)“市场化程度对国家审计结果生产和运用的影响”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本文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提出一个宏观审计需求的理论框架。在资源类政府委托代理关系中,由于政府人的自利,会产生激励不相容,在信息不对称、合约不完备和环境不确定的条件下,政府人会产生代理问题;由于政府人的有限理性,会放大次优问题。为此,相关各方会推动建立针对政府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的治理体系。宏观审计是这个治理体系的重要成员,从资源类政府委托代理关系的委托人角度出发,宏观审计主要作为外部监督机制的组成部分,也可能成为外部激励机制、外部透明机制、外部监视机制、外部制衡机制的组成部分。本级政府作为代理人,也可能出现宏观审计需求,一是将宏观审计作为次优问题的揭示机制,二是将宏观审计作为特定信号的传递机制。

关 键 词:政府委托代理关系 代理问题 次优问题 政府治理机制 宏观审计需求 

分 类 号:F239.4[经济管理—会计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