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谴责小说”及其批评史效应  

“Qianze Xiaoshuo”(Novels of Exposure)and Its History of Literary Criticism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今 Wang Jin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100871

出  处:《学术研究》2022年第11期189-196,共8页Academic Research

摘  要:“谴责小说”是近代文学研究史上的重要概念。这个概念最初作为一种小说类型,由鲁迅提出。这既是服务小说史写作的需要,体现了鲁迅文学史家的独特史识,又是鲁迅以五四新文学家的启蒙主义视角来观照清末小说的结果,还涉及鲁迅与当时的批评界对话,从而为自己的小说重新定位归类的问题。这个概念迅速为同时代批评界接受,并对学术史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不同时代语境下,研究者不断与之对话,建构了迥异的阐释体系。20世纪30年代受左翼思潮影响,晚清小说成为关注焦点。阿英在鲁迅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谴责小说”阐释为反映社会的材料及批判社会的斗争武器,他的研究主要受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影响,从革命功利主义的目的建构。20世纪90年代,后现代思潮兴起,王德威受巴赫金启发,重新阐释了晚清的“谴责小说”,将其视为中国牌的丑怪现实主义,其核心是一种价值论的放纵狂欢,这是他对中国文学“现代性”问题探讨的重要部分。

关 键 词:谴责小说 鲁迅 阿英 王德威 丑怪现实主义 

分 类 号:I207.4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