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河北农业大学园林与旅游学院
出 处:《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127-134,共8页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乡村建设行动中传统村落地方营造与保护机制研究”(21BSH060);重庆市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旅游扶贫视阈下秦巴山区脱贫人口持续获益与返贫阻断研究”(2019YBGL068)的研究成果。
摘 要:乡村旅游精英一般具有常住居民和旅游经营者的双重身份,是农民参与乡村旅游经营过程中不断获得竞争优势的身份表征和能力体现。通过引入结构洞理论,以重庆市W区W镇和X镇为案例地,解析信息利益视角下留守农民成长为乡村旅游精英的影响机制与实现路径,结果发现:异质性自然资源为留守农民参与乡村旅游创造了先天条件,结构性嵌入中的弱关系更有利于留守农民成长为乡村旅游精英;社会关系网络中的结构洞能够为留守农民建构起弱关系人的共有信任,促成社会资本累积;通过“外部-内部”转向激励,鼓励和引导留守农民占据结构洞位置,并逐步建立效率递增的信息获益曲线,是其成长为乡村旅游精英的可行路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