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胡翔宇 徐书平 庞建成 李锡银 HU Xiang-yu;XU Shu-ping;PANG Jian-cheng;LI Xi-yin
机构地区:[1]武汉轻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湖北武汉430023 [2]武汉华中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武汉430023 [3]武汉武建机械施工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30
出 处:《工程与建设》2022年第5期1355-1359,1529,共6页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基 金:武汉市城建局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949).
摘 要:随着基坑支护设计的发展,钻孔灌注桩加桩顶放坡卸土的支撑选型应用越来越广泛,虽然对变形的控制及安全度不及桩撑等支护形式,但其具备施工方便,特别是便于土方开挖及土的上部结构施工,以及较为经济等优势。因此,研究并改善该支护形式下边坡的安全度和变形控制是一个重点。在现阶段的基坑设计中,桩顶边坡的稳定性计算未考虑土方开挖过程中的地应力释放过程,是按常规的天然边坡的极限平衡进行计算设计的,导致基坑支护工程中出现不少因桩顶边坡失稳破坏而危及基坑支护体系及基底主体基础的安全事故。文章以武汉地区某基坑支护工程为例,采用有限元软件对天然边坡与人工开挖边坡极限平衡法下分析结果差异进行探讨,并通过控制变量法分析总结出支护体系刚度、桩墙顶边坡的坡比、边坡土层参数等因素对桩墙上部边坡稳定性影响的一般规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