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信阳农林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出 处:《农技服务》2022年第11期8-10,共3页AGRICULTURAL TECHNOLOGY SERVICE
基 金: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计划项目“栗/茶复合系统影响茶叶品质的种间互作机制”(19A180028);信阳农林学院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豆科覆盖作物对玉米-小麦轮作体系氮素高效利用的影响”(QN2021025);信阳农林学院高水平科研孵化器建设基金资助项目“栗/茶复合系统影响茶叶品质的根系互作机制”(FCL202005)。
摘 要:为探索信阳地区小麦高产高效种植新模式提供参考。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3种种植模式,分别为小麦-油菜1(甘蓝型)、小麦-油菜2(白菜型)2种间作模式和小麦单作模式,比较不同种植模式对小麦偏土地当量比、生物学产量、籽粒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麦-油菜1间作模式中,以生物学产量和籽粒产量为基础的偏土地当量比(PLER-W)分别为0.57和0.72,均大于F_(W)(0.5),表明该模式具有间作产量优势;与单作小麦相比,间作小麦生物学产量、籽粒产量、经济效益分别增加13.2%、44.3%、70.24%,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和间作优势。小麦-油菜1(甘蓝型)间作模式可在信阳地区小麦生产中推广应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