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马枭雄 邱涛[1] 陈忠宝[1] 邹寄林[1] 张龙[1] 周江桥[1] Xiaoxiong Ma;Tao Qiu;Zhongbao Chen;Jilin Zou;Long Zhang;Jiangqiao Zhou(Department of Organ Transplantation,Renmin Hospital of 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60,China)
出 处:《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2022年第2期88-92,共5页Chinese Journal of Transplantation(Electronic Edition)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870067,82170664)。
摘 要:肾移植作为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开展。然而,部分患者自身因素可导致移植物功能恢复不佳,甚至导致移植物早期失功。供者特异性抗体(donor specific antibody,DSA)所致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ntibody-mediated rejection,AMR)是移植肾失功的重要原因。DSA主要包括预存DSA和移植后新生DSA,均会影响移植物功能恢复,其中预存DSA是术后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重要原因,曾被认为是肾移植禁忌证之一,部分尿毒症患者因此失去了肾移植机会。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很多移植中心对术前DSA阳性受者进行预处理后(如利妥昔单抗清除B细胞、血浆置换清除预存DSA和丙种球蛋白封闭抗体等)再行移植,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1,2]。本文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开展的4例预存DSA阳性肾移植受者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探讨DSA阳性肾移植可行性及处理策略。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