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纤维化药物对IPF肺泡上皮血清标志物的影响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缪雅婷(综述) 赵红[1] 李晓彤 王鑫(审校) 

机构地区:[1]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呼吸内科,山西长治724200

出  处:《检验医学与临床》2022年第S02期138-140,共3页Laboratory Medicine and Clinic

摘  要:肺纤维化是间质性肺疾病的终末阶段,肺泡-毛细血管功能单位在疾病的进展过程中逐渐丧失,最终发展为不可逆的呼吸衰竭而死亡。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在组织学和影像学上表现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病因不清,患者确诊后平均生存期仅有3~5年[1],最好的治疗方式为肺移植。吡非尼酮(PFD)和尼达尼布(NDN)可以减慢患者肺功能下降,延缓病情进展。目前有大量的临床试验指出肺泡上皮来源的血清标志物KL-6、SP-A、SP-D对IPF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关 键 词:肺纤维化 尼达尼布 吡非尼酮 

分 类 号:R563[医药卫生—呼吸系统]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