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深圳大学总医院重症医学科,广东深圳518055
出 处:《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22年第3期233-237,共5页Chinese Journal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Electronic Edition
基 金:深圳大学总医院科技人才助推计划(SUGH2019QD002)。
摘 要:嗜铬细胞是一种大多角形细胞,主要分布在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等部位内的嗜铬组织中,具有合成、贮存和释放儿茶酚胺类激素(包括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功能。嗜铬细胞瘤是起源于神经外胚层嗜铬组织的肿瘤,现临床中常指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的肿瘤,能够合成、存储和分泌儿茶酚胺,并因后者的释放作用于肾上腺素能受体,引起血压剧烈波动、心悸、头痛和代谢紊乱等临床症状,短期内迅速加重时可能危及生命,被称为儿茶酚胺危象(嗜铬细胞瘤危象)[1,2]。在临床上此病如误诊或处理不当可能造成生命危险,近期深圳大学总医院诊治了1例嗜铬细胞瘤危象发生儿茶酚胺心肌病致心源性休克患者,现报告如下,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加以探讨以增加对此疾病的认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