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出 处:《青海社会科学》2022年第4期156-163,共8页Qinghai Social Sciences
基 金: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海南自由贸易港实施数据安全有序流动问题研究”(HNSK(YB)22-10);上海市教育法学人才培养计划“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法律风险防控研究”(2022JYFXR061)。
摘 要:法律的域外适用是国际法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客观现象。个人信息保护的公私法双重属性构成了域外适用的基础。数据跨境流动引发的个人信息权益和国家利益外溢风险,促使《个人信息保护法》引入域外适用条款。在立法层面,域外适用以“效果原则”为基本规范,域外行为造成的“实质”影响是法律域外适用范围的判定标准,本国利益与国际利益的平衡考量划定了域外适用的界限。在执法层面,法律域外适用的效果是以国家实力为后盾。一套包含了行政处罚、“黑名单制度”以及阻断与反制措施的配套体系是域外适用实施效力的保障。在域外适用的实践中,我国应严格遵循国际法,坚持“积极管辖的保守适用”,以体现对国际社会的责任担当。
分 类 号:D922.16[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