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延安大学感觉与运动疾病转化医学研究中心,陕西省延安市716000
出 处:《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2年第11期1586-1591,共6页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074564,81860410,81772451,81473752)。
摘 要:褪黑素作为神经内分泌激素可调节机体生命活动。早在20世纪80年代,Lakin等[1]观察小鼠血清褪黑素水平变化,发现夜晚褪黑素分泌达到高峰,而此时小鼠疼痛阈值最高,据此初步揭示了褪黑素具有抗伤害作用。临床疼痛治疗中,褪黑素镇痛效果较好,且成瘾性较低。褪黑素可通过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和5-羟色胺能系统协同发挥镇痛作用[2-3]。除此之外,褪黑素亦可与δ-阿片受体结合,协同阿片肽进行镇痛;也可促进β-内啡肽释放,增强阿片类药物镇痛效果[4-7]。本文将简要综述褪黑素合成分泌、神经调控通路、镇痛不同表现及相关机制。
关 键 词:阿片类药物 镇痛机制 调控通路 成瘾性 褪黑素 疼痛阈值 抗伤害作用 神经内分泌激素
分 类 号:R33[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9.5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