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共治理理论的假冒伪劣种子犯罪防控机制研究——以281份裁判文书为样本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博 王世卿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学院

出  处:《法制与经济》2022年第5期27-32,共6页

摘  要:种源安全影响国家安全,建立有效的种子犯罪防控机制是维护种源安全的关键。近年来,假冒伪劣种子犯罪问题频发,对我国种源安全造成了巨大冲击。当前假冒伪劣种子犯罪防控存在知识产权法律规制不足、主体治理责任不明、部门协同机制不畅等问题。公共治理理论下假冒伪劣种子犯罪防控机制的建构路径主要有:明确治理主体的多元主体责任,构建治理方式的多元协同机制,完善治理制度的种业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等。

关 键 词:种源安全 假冒伪劣种子犯罪 公共治理 防控机制 

分 类 号:D914[政治法律—刑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