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巧燕[1] 陈红珍[1] 洪敏[1] 杨斌[1] 安淑君
出 处:《黑龙江医学》2022年第22期2775-2778,共4页Heilongjiang Medical Journal
基 金:河南省医学科技公关计划项目(LHGJ20191108)。
摘 要:目的:分析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0年8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296例CH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患儿完善术前检查后接受手术治疗,统计患儿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明确患儿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入组296例患儿术后发生肺部感染8例,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70%。以患儿术后是否发生肺部感染为分组标准,将入组患儿分为发生肺部感染组8例和未发生肺部感染组288例。发生肺部感染组年龄<6岁患儿比例、复杂CHD比例、术前肺部感染史比例、术前左向右分流型CHD比例、免疫水平低下及出现通气功能障碍比例均明显高于未发生肺部感染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明显长于未发生肺部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901、8.7929、24.2162、31.4749、14.1608、30.7511、5.8426,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岁、复杂CHD、术前肺部感染史、术前左向右分流型CHD、术后下床活动时间≥3d、免疫水平低下、出现通气功能障碍均为CHD患儿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6岁、复杂CHD、术前肺部感染史、术前左向右分流型CHD、术后下床活动时间≥3d、免疫水平低下、出现通气功能障碍均为CHD患儿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加强患儿肺功能训练,促使其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从而降低患儿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风险,改善患儿预后。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