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习刚[1] Chen Xigang
机构地区:[1]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2
出 处:《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18-25,共8页Journal of Wuhan Technical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
摘 要:蒲津关是中原地区黄河上的著名关隘津渡,历史悠久,影响深远。蒲津关的始置年代约在春秋时期晋惠公五年(前646)或稍后,初始名称为蒲坂关,因所在地黄河东岸长坂得名,蒲坂城是蒲坂关城的发展,蒲坂、蒲坂渡等名源自蒲坂关之名,蒲坂邑等行政建制是蒲坂关的发展沿革。秦汉以前,蒲津关的产生、发展历程大致包括三个阶段:一是春秋初期以前秦、晋之道上的黄河渡口,二是春秋战国时期秦与晋、魏间的蒲坂渡东西两大关防,三是秦汉时期蒲坂渡西边关防临晋关。临晋关的设立约在秦厉共公十六年(前461)或稍后,得名于临晋地名。东汉时,临晋关被废弃不用,蒲坂渡两岸不设防。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