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檀思源 连子晴 Tan Siyuan;Lian Ziqing
出 处:《新闻研究导刊》2022年第20期239-241,共3页Journal of News Research
基 金: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成果,项目编号:202112792028。
摘 要:艺术源于生活,电影折射社会。社会转型的加速给现代人的生活按下快进键,使其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也催生了以绝望、悲观为主要特征的“致郁系”电影的流行。“致郁系”电影的主人公大多以生活的“失败者”的形象出现。这些“致郁系”电影的内容虽然十分沉重,却能激发观众对于自身所面临的困境的深刻反思。以沉重和压抑为主基调的“致郁系”电影《超脱》折射出21世纪初期美国丧文化青年群体困顿颓废的生活状态,在“内卷”盛行的当下社会激发了观众的集体共鸣。文章借助萨提亚的冰山理论,从场景设置、人物行为、台词等角度对电影《超脱》中受丧文化影响的青年群体的人物形象和心理进行深度解读,发现该类群体在行为上具有极端性、消极化的特点,在心理上大多是孤独、麻木且分裂的。在当下社会,为抵御丧文化给青年群体带来的不良影响,需要青年培养积极的心态、家庭给予细致关怀和社会提供文化滋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8.23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