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郝瑞斌 Hao Ruibin
机构地区:[1]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世界宗教文化》2022年第5期18-25,共8页The World Religious Cultur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列宁宗教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编号:19BZJ009)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在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发展史上,普列汉诺夫比较全面地阐述了宗教心理问题。这些论述,虽然主要是其在阐发历史唯物论“五项因素”公式过程中衍生形成的,并且散落于不同论著之中,但是丰富而深刻,不但包括对宗教与社会心理关系的规律性认识,同时还具有精辟细致的案例性分析。这成为他所创发并影响深远的“宗教要素论”重要组成部分。他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新领域,挖掘与阐发他思想攀登的足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9.4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