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忞煜 Zhang Minyu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 [2]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 处:《世界宗教文化》2022年第5期48-54,共7页The World Religious Cultur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VGQ008)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尽管印度共和国以世俗主义为立国原则,但在宪法授权下,印度司法部门有权干预宗教生活并根据其对宗教的理解引导宗教改革。20世纪80年代之后,司法部门由精英主义转向平民主义。与此同时,印度教右翼凭借宗教民族主义动员在国大党衰落后崛起。需要大众支持且对宗教的理解日益与印度教民族主义趋近的司法部门做出了“印度教特性判决”,为印度教右翼参政扫除了重要障碍,印度教右翼与司法部门的合作模式初步成型。2014年印度人民党再次执政之后,合作模式进一步完善。由此,印度教右翼通过一种渐进的、多领域齐头并进的“阵地战”,在掌握立法-行政的基础上通过与司法部门的合作,同时获得了影响世俗和宗教生活的权力,确立了自身对印度社会各领域的领导权,进而建立起了一套与伊朗的“政治伊斯兰”有相似之处的“政治印度教”体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1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