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态保护区旅游发展的实践模式与可持续路径研究  被引量:8

Tourism Development Mode and Sustainable Path of Cultural Ecological Reserv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谈国新[1] 何琪敏 Tan Guoxin;He Qimin

机构地区:[1]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9

出  处:《文化遗产》2022年第6期42-50,共9页Cultural Heritage

基  金:云南省教育厅项目“滇西北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研究”(项目编号:XM012020055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项目“乡村文化资源分类体系研究”(项目编号:XM092019058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在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背景下,探索切合时代趋势的发展路径,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态保护的必然选择和要求。保护区建设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既对非遗顺应时代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能增强旅游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立足于保护区建设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关系,借助弗里曼的利益相关者理论,从政府、旅游企业和当地民众3个核心利益者角度总结归纳两者融合发展的实践模式,包括内生式模式和外生式模式。以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案例,分析发展模式与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索我国文化生态保护区旅游可持续发展路径,具体地内生式模式建议保持原真的文化空间、保持传统生计活动和打造满意的旅游环境;外生式模式建议坚持文化保护第一原则、严格控制企业入驻规则和统筹旅游利益分配机制。

关 键 词:文化生态保护区 旅游业 实践模式 可持续发展 发展路径 

分 类 号:G122[文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