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温碧薇 朱圣芳 骆其乐 李万瑶[2] WEN Bi-wei;ZHU Sheng-fang;LUO Qi-le;LI Wan-yao
机构地区:[1]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广东广州510130 [2]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广州510000
出 处:《蜜蜂杂志》2022年第11期I0015-I0017,共3页Journal of Bee
摘 要:陶道穴(DU13)是督脉在上背部的穴位,是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之交会穴.《针灸甲乙经》记载此穴在大椎节下间.穴名的"陶",金玉之属也,此指穴内物质为天部肺金之性的温热之气.道,通行的道路也.该穴在大椎穴[1]与身柱穴[2](第三胸椎棘突下)之间,阳气强劲充足,意指督脉阳气在此有温煦机体,循督脉道路上下而行,并四散阳气.此穴为督脉循行的第十三个穴,是该脉的正中穴之一.之所以叫陶道,是因古人认为物体旋转最快的莫过于制作陶器时使用的转轮陶钧,我国的制陶技的转盘有轴能旋转,将泥条坯体造出精美陶器.古代医家认为,大到天道循环,小到人体气血循环,周而复始和这陶钧在旋转,即法陶钧之居中旋转牵动四旁也.旋转则必生风,故其旁下之穴,名曰风门[3].所以用"陶"来称呼这个穴,形容气血循行.意指陶道可以调节人体整个阳气温珣,气机循环,气血不停地循环运转,使阴阳协调.
关 键 词:《针灸甲乙经》 足太阳膀胱经 胸椎棘突 交会穴 陶道穴 身柱穴 穴名 循行
分 类 号:R246[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