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侯选明 HOU Xuanming
机构地区:[1]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兰州730070
出 处:《甘肃社会科学》2022年第6期53-62,共10页Gansu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信念培育问题研究”(19BKS106)。
摘 要:信念建构直接提供心理归属、情感共鸣、意义汲取、责任认领、价值评判和行为导向的基本框架。发轫于西方的现代性,其内部基本图式可概括为主体自我、个人主义和理性主义,通过一整套个人主义原理的理论担保和现实设置,自我理解的主体性原则在现代性中全面贯彻。各种各样的知识嬗变为以各种主义命名的信任系统,客观对象化的世界嬗变为自我理解而来的一整套信念体系并由自我来认定其合理性和意义感。由此,现代性图景内隐困境最终沉淀为一种自我居中的核心结构与基础信念,进而使人们对时空、世界和人生的基本信条发生重大转变,强有力地重塑了现代人的基本信念结构。数字化与全媒体融入现代性,信念建构再次发生纠结疑虑与任性多变、盲从轻信与固执偏见、精致利己与复杂物化、情感焦虑与公信不足等并存的自我化嬗变。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命运共同体意识的生成,必须规训自我居中和自我化的现代性信念机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