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游晓青[1] 邱少锋[1] 郑丽芬[1] YOU Xiaoqing;QIU Shaofeng;ZHENG Lifen
机构地区:[1]福州市第一医院新生儿科福州市新生儿重点专科,福建福州350005
出 处:《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2年第9期137-139,共3页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in Practice
摘 要:目的 分析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异位的影响因素,并探究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福州市第一医院行PICC置管的92例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发生PICC置管异位的27例早产儿作为异位组,未发生PICC置管异位的65例早产儿作为未异位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发生PICC置管异位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出生胎龄、出生体重、置管时日龄、置管部位、置管静脉以及置管前机械通气均为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发生PICC置管异位的相关因素(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生胎龄<32周、出生体重<1 500 g、置管时日龄为1 d、置管部位为左上肢、置管前有机械通气及置管静脉为颞浅静脉均为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发生PICC置管异位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 基于低出生体重早产儿PICC置管异位的独立影响因素为出生胎龄<32周、出生体重<1 500 g、置管时日龄为1 d、置管部位为左上肢、置管前有机械通气及置管静脉为颞浅静脉,护理人员需予以针对性的干预。
关 键 词:早产儿 低出生体重 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 置管异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