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海南省人民医院超声科,海口570311 [2]海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海口570311
出 处:《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22年第12期1006-1008,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基 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1RC755);海南省卫生健康行业科研项目(20A200500)。
摘 要: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腹主动脉内膜、中膜及外膜三层结构向外周的局限性扩张,且扩张段内径超过正常腹主动脉内径的50%[1,2],最常见的好发部位是肾动脉下型AAA[3],主要威胁在于瘤体破裂,若发生破裂死亡率高达90%[4,5]。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是通过介入的方法将带膜支架置于AAA腔内,将瘤体和血流隔开,瘤腔内血栓形成并逐渐机化,避免血管发生破裂[6,7]。EVAR由于微创、围手术期病死率低、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容易被临床医生及患者接受,近年来已成为AAA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8,9]。但EVAR并发症较多,包括内漏、移位、破裂、感染等[10],1993年Chalmers等[11]首先报道支架植入后感染,发生率0.5%~5%,但死亡率高达75%。本文对我院血管外科2021年6月收治的1例EVAR术后支架移植物感染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在AAA支架植入后感染治疗中的效果。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8.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