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人“以汉喻唐”诗歌书写的乐府传统  

The Heritage of YueFu:the Generation of“Metaphor of Tang with Han”Model Poetry Writing in Tang Dynast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陶成涛[1] Tao Chengtao

机构地区:[1]西北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127

出  处:《乐府学》2022年第1期212-233,共22页Research on Yuefu

基  金: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中古诗歌的音乐生成与新变研究”(项目编号:18YJC751044)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唐诗中的“以汉喻唐”现象往往被认为是唐代诗人的艺术开创,反映了唐人在社会现实、对外战争、政治诉求上比附汉代的文化情结。唐诗中“以汉唐”手法创造出了一种特殊的打通时空的诗歌意境,体现了唐人在文化心理上对大汉的向往和对唐代直追汉代的自信。在诗歌中褒扬或者讽喻现实时,“以汉喻唐”的诗歌书写增强了诗意的委婉含蓄和超越现实的艺术效果。这些意见可以归纳为“以汉喻唐”诗歌书写的文化渊源。除此之外,“以汉喻唐”诗歌书写还承载着自身重要的艺术渊源,这体现在从南朝到唐代的乐府诗歌中的汉代意象的连续使用。唐代诗人继承了南朝乐府诗中“想象汉代”的文学传统,学习了南朝乐府诗中营造“汉代意象”的艺术手法,形成了自身“以汉喻唐”的诗歌书写模型。而南朝乐府诗中“想象汉代”的诗歌创作共性主要来自“梁鼓角横吹曲”的流行。齐梁时代,对于传入江南的胡乐,南朝乐府机构进行了附会“汉横吹曲”的改造,而“汉横吹曲”本身应是魏晋之际对于传入中原的胡乐进行的附会汉朝的命名。经过齐梁乐府改造的北朝胡乐接续了被认为是“汉乐”的音乐文化基因,因此刺激了齐梁乐府诗人集中的对于汉代音乐文学的想象。在“梁鼓角横吹曲”流行的音乐环境中,催生了南朝乐府诗“想象汉代”的文学传统。本文认为,南朝乐府诗“想象汉代”的文学传统,是唐代诗人“以汉喻唐”诗歌书写的艺术渊源。

关 键 词:以汉喻唐 汉横吹曲 想象汉代 梁鼓角横吹曲 

分 类 号:I207.22[文学—中国文学] K242[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