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在文艺中的存在方式研究——“文艺大众化”问题再检讨  

Study on the Existence of“Popular”in Literature&Art--More Self-criticism of the Problem of Popularization of Literature&Art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慧 LI Hui

机构地区:[1]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汉语言文学研究》2022年第4期25-31,共7页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基  金:山东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项目“‘以人民为中心’文艺观的滥觞:苏区文艺大众化思想再研究”(项目批准号:20SQR020)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纵观我国现代文艺百年发展历程,文艺与大众之间的关系成为文艺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大众对文艺的介入改变了我国现代文艺发展的方式。在我国现代文艺活动中,“大众”以目的、主体、形象的方式而存在。作为目的,大众的需求成为我国现代文艺发展要考量的主要因素。作为主体,大众既是接受主体,也是创作主体。大众作为文艺活动主体作用的实现是以大众参与历史变革实践为前提的。作为形象,大众成为文学创作主要的抒情与叙事对象,其“大众”形象呈现出群体性、叙事化特点。对“大众”在文艺中的存在方式问题的研究,旨在揭示在文艺大众化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大众的作用、表现以及形象创造等问题,探究在处理文艺与大众关系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话语的特点与建构。

关 键 词:文艺大众化 大众 主体性 叙事化 

分 类 号:I200[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