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胥志强[1] XU Zhiqiang
出 处:《民俗研究》2022年第6期116-125,共10页Folklore Studie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礼俗传统与中国民俗学理论话语建构研究”(项目编号:19YJC850023)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晚清以降,礼学崩解,风俗上升,带来了现代民俗学中的礼俗互动问题的发生。礼、俗内涵的多样性,也带来了现代学者探讨其互动关系的多重角度与立场。第一重是本体论角度的探讨,即将礼、俗视为行为规范,探讨民之不自觉的行为与自觉的理智之间或价值与实践的相互关系。第二重是社会政治角度或社会史进路的探讨,着重分析礼作为政治意识形态的维度,由此关注礼的实施在不同阶层那里的意义与反应,这一维度往往为本体论者所忽视。第三重是对礼、俗作为权力实践的话语层面的讨论,尤其是现代以来对于民间文化合法性的种种辩护性话语。以上进路各有其独立畛域与发现,但也各有其限度与盲点,不能相互替代或取消,都有值得我们注意之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2.16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