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璞
机构地区:[1]美国布兰代斯大学
出 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2年第11期79-93,共15页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摘 要:本文聚焦于“时代精神”这一郭沫若作品中反复出现而郭沫若研究也不可回避的关键话语,重思郭沫若和“时代”关系。这一议题所具有的内在“套环”结构标记出郭沫若研究的难题性,也要求着一种自我批判的维度。这样的自我批判意味着深入到郭沫若和整个中国“革命世纪”的互嵌动态机制之中,然后从这种互嵌结构中发展出对郭沫若的以及我们自己的概念、框架、话语和方法的内在批判,形成重新阐释的视野。这样,郭沫若将不再只是一个争议性极强的文化巨人的形象,而是一个问题域,一次社会文本的纺织,一种历史形态及其变化机制,一份可供论辩的遗产。在朝向自我批判的郭沫若研究中,我们自身的历史境遇和“革命世纪”(郭沫若的“时代”)之间的张力关系,或许可以得到更有效的重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