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骨代谢标志物水平与围绝经期妇女颈动脉粥样病变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崔学静 王珅 席爱萍[2] 许岩丽 

机构地区:[1]邯郸市中心医院,河北邯郸056002 [2]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 [3]河北工程大学医学院

出  处:《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年第24期5993-5996,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基  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课题计划项目(N20210936)。

摘  要:目的探讨血清骨代谢标志物水平与围绝经期妇女颈动脉粥样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86例围绝经期妇女,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将IMT≥1.2 mm者纳入斑块形成组(82例,其中稳定斑块53例,不稳定斑块29例),<1.2 mm者纳入非斑块形成组(204例,其中内膜正常93例,内膜增厚111例),另选择同期进行健康体检60例育龄期妇女纳入对照,所有纳入对象检测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BALP)、骨钙素(BG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5b)水平,分析围绝经期妇女骨代谢指标变化,分析其与颈动脉粥样病变的关系。结果围绝经期妇女血清BALP、BGP、TRAP-5b水平显著高于育龄期妇女,IMT值显著大于育龄期妇女(P<0.001);围绝经期妇女斑块形成组血清BALP、BGP、TRAP-5b水平显著高于非斑块形成组(P<0.05);非斑块形成组中内膜增厚者BALP、BGP、TRAP-5b水平显著高于内膜正常者(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骨代谢指标BALP、BGP、TRAP-5b水平分别与颈动脉IMT值呈正相关(r=0.303、0.211、0.254,均P<0.05);Logistic回归显示,BALP、BGP、TRAP-5b高表达是围绝经期妇女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围绝经期妇女斑块形成组中稳定斑块患者血清BALP、BGP、TRAP-5b水平显著高于不稳定斑块患者(P<0.05)。结论相较于育龄期,围绝经期妇女骨吸收和骨转换处于高水平,且其高转换率是导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

关 键 词:围绝经期 颈动脉粥样病变 骨密度标志物 

分 类 号:R711.5[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R543.4[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