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唐晓华[1] 李静雯 Tang Xiaohua;Li Jingwen
出 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1期109-120,共12页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水平测度及提升路径研究”(20CJY027)阶段性成果。
摘 要:本文在明确制造业现代产业体系研究逻辑基础上,按照产业环境、创新能力、经济效益和绿色低碳四个维度构建制造业现代产业体系的评价指标,基于熵权法对2008~2019年中国制造业现代产业体系指数进行测度,并综合运用Dagum基尼系数、Kernel核密度估计法和收敛模型考察其区域差异、分布动态及收敛特征。研究发现:观测期内中国各经济区域制造业现代产业体系水平都有所提升;全国整体差异逐渐缩小,但存在两极分化现象,区域间差异逐渐扩大,成为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制造业现代产业体系的σ收敛不明显,但支持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机制,且随着人力资本、制度环境和政府干预力度的调整,更利于产业体系达到各自的稳态水平。由此提出构建制造业现代产业体系,应该高度重视制造业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区域差异和非均衡特征,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推进产业体系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
关 键 词:制造业现代产业体系 区域差异 绿色低碳 高质量发展 产业体系测度
分 类 号:F062[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2.16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