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肿之处的言说--当代艺术批评之怪现状  

The Speech between Redness and Swelling-the Strange Situation of Contemporary Art Criticism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林 Wang Lin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当代美术家》2012年第3期44-45,共2页Contemporary Artists

摘  要:公民言论自由是宪法及宪政原则赋予的权利。一个人要以艺术批评的名义言说什么,只要不是法律所限的造谣诬陷、侵犯隐私及毁坏名誉,似乎都是可以的。尽管言及他人,还应有道德界限,但道德是软指标,是社会公认及自律的心理-行为准则,在批评活动中往往不是当事人可以他律的。因此言说者一旦不予自律,就可能抢得舆论先机,占据有利形势,利用传媒放大效应而拔得头筹。这是一切机会主义“批评”的机会,也是真正艺术批评不断被污名化的原因。中国批评界尤盛,因为中国人正在经历一个丧失价值理想和道德底线的时代。有两句流行话语可以证明,一句是“我是流氓我怕谁”,另一句是“年轻没有什么不可以”。当然背后还有一句话没说,那就是:只要能赚钱、能出名、能抢摊、能搞定,等等。“红肿之处,艳若桃李”,时逢春暖花开,景观随处可见。

关 键 词:宪政原则 道德底线 流行话语 艺术批评 放大效应 价值理想 污名化 机会主义 

分 类 号:D92[政治法律—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