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西南交通变迁与“第三力量”政治选择  

The Changes of Southwest Transportation during the World WarⅡand the Political Choice of the"Third Forc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韩继伟[1,2,3,4] Han Ji-wei

机构地区:[1]百色学院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 [2]百色学院历史人类学研究所 [3]民盟广西区委教育委员会 [4]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广西工作委员会,广西百色533099

出  处:《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56-61,共6页Journal of Guangzhou Institute of Socialism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边疆经略与交通变迁二维互动研究(1931-1945)”(16XZS029)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  要:抗战时期的西南交通变迁,既是在敌强我弱的时代背景下实施的一种策略体现,亦是在日本占有我东北、华北、华中及华南等大片国土的战略情势下不得不采取的一种无奈之举。但正是这一过渡措施,既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又奠定了中国的抗战格局,并为战时中国知识分子提供了一个“安身立命搞学问”的安全场所,这些知识分子以“纸”和“笔”为武器,以“讲台”为战场,呼吁抗日救亡,开展文化救国。随着抗战的最终胜利以及国民党企图一党独裁,和平建国方案成为泡影,国共两党不得不在战场上一决高低。在此背景下,以“第三力量”自居的知识分子,在中共提出的“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感召下毅然决然地与广大人民站在一起,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洪流之中。

关 键 词:抗战时期 西南交通 道路变迁 “第三力量” 政治选择 

分 类 号:K265[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