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伟娜[1]
出 处:《邯郸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56-61,共6页Journal of Handan University
摘 要:新文化运动的口号之一是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其实早在鸦片战争之后,军歌中即已开始使用“白话诗文”填词。这种创作形态受当时社会文化思潮、治军理念、受众心理的影响,并在军队甚至社会中得以广泛传播。在中国传统文化到近代文化的转型时期,“白话诗文”填词的军歌,多来源曲调的吸收,向审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迈进了一步。顺应“救亡主义”思潮的发展,军歌对学堂乐歌、抗日救亡歌曲和抗战歌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时期把音乐当作革命斗争的工具,充分发挥音乐的社会功能,功利主义音乐得以凸显。在音乐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进程。不可否认,“白话诗文”的军歌在我国特殊的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