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歌:新文化运动前白话文在音乐中的早期探索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伟娜[1] 

机构地区:[1]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北京100024

出  处:《邯郸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56-61,共6页Journal of Handan University

摘  要:新文化运动的口号之一是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其实早在鸦片战争之后,军歌中即已开始使用“白话诗文”填词。这种创作形态受当时社会文化思潮、治军理念、受众心理的影响,并在军队甚至社会中得以广泛传播。在中国传统文化到近代文化的转型时期,“白话诗文”填词的军歌,多来源曲调的吸收,向审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迈进了一步。顺应“救亡主义”思潮的发展,军歌对学堂乐歌、抗日救亡歌曲和抗战歌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时期把音乐当作革命斗争的工具,充分发挥音乐的社会功能,功利主义音乐得以凸显。在音乐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进程。不可否认,“白话诗文”的军歌在我国特殊的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关 键 词:白话文 军歌 

分 类 号:I226.9[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