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族抗战时期中国出版中心的转移接续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兆辉 李廷勇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红岩春秋》2022年第12期48-53,共6页

摘  要:20世纪上半叶,上海成为南方地区乃至全国的文化出版中心,出版数量最高时占全国近九成。在此期间,北京作为中国传统社会长期的政治文化中心,南京作为国民政府的首都,与上海、广州及天津等地交相呼应,共同形成了辐射全国的出版局面。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出版机构纷纷南迁西移。由此,中国的文化出版事业开始被迫有序地向大西南、大西北等区域进行战略转移接续,分别形成了以重庆为中心的抗战大后方出版事业、以延安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出版事业。

关 键 词:出版事业 出版数量 全民族抗战 政治文化中心 抗战大后方 交相呼应 抗日根据地 转移接续 

分 类 号:G23[文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