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青岛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文化旅游高等研究院,山东青岛266071 [2]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山东济南250002
出 处:《山东社会科学》2022年第10期118-127,共10页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专项“山东省工业遗产文旅融合模式创新及实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1CLYJ04);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专项“山东传统村落人文基因的保护与发展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1CLYJ17);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乡村公共服务研究院2021年度课题研究项目“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示范区标准体系构建评估研究”(项目编号:RZ2100002798);山东省金融应用重点研究项目“绿色金融助力我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21-JRZZ-13)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共生对于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依据山东省沿黄九大旅游目的地城市的旅游业发展现状及生态环境相关数据,构建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该沿黄九市的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指数的时空演变特征及耦合协调度水平。结果显示:山东省沿黄九市旅游经济指数和生态环境指数在2008—2017年整体上都呈现出波动变化且变化幅度不大;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值围绕0.38水平线上下波动,以滨州的上升最为明显;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平均耦合协调度在0.5—0.7,处于转型阶段,且生态环境滞后于旅游经济发展。因此,逐步形成旅游经济同生态环境协调共生的发展态势,是推动黄河流域旅游目的地城市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