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史宏波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0240
出 处:《学术界》2022年第12期94-101,共8页Academic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9年度重点课题“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精神谱系研究”(19AKS106)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中国精神的话语力是指以中国精神为内核的话语对人和社会产生的实际作用力。作为中国精神在话语维度的力量表征,中国精神的话语力包含三个矢量性构成要素,即有明确方向的解释力、覆盖一定范围的传播力和特定作用点上的塑造力,三者相互缠绕、渗透,有机统一,形成强大合力,为中国精神的传承与弘扬保驾护航。当前,亟须有效提升中国精神的话语力,有机统合中国精神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解释好中国精神的内涵;辩证地设计话语编码和叙事逻辑,传播好中国精神的价值;努力推进中国精神话语体系向纵深发展,塑造好人们的精神世界和行动模式,确保中国精神的“发声”能够真正影响和塑造人与社会。
关 键 词:中国精神 话语力 核心价值观 基本构成 提升策略
分 类 号:D64[政治法律—政治学] G122[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