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孕方法有效性评价中比尔指数的区间估计和样本含量计算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武冰雪 张妍 车焱 

机构地区:[1]上海市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国家卫生健康委避孕药具重点实验室,200237 [2]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出  处:《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2年第12期2891-2894,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Family Planning

摘  要:比尔指数(PI)常用于避孕药具的临床研究,它是指使用某种避孕药具每100人年观察到的妊娠次数。该指标由Raymond Pearl于1933年提出,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和欧洲药监局(EMEA)采纳用于评估避孕方法有效性[1-2],并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然而,国内多数避孕药具临床研究使用百分比指标评价避孕方法的有效性,忽略了研究对象因失访或非避孕失败等因素提前退出而导致观察时间缩短等情况[3]。

关 键 词:避孕药具 妊娠次数 样本含量 有效性评价 避孕方法 区间估计 避孕失败 药监局 

分 类 号:R169.41[医药卫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