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香歌”到《春香传》:口承、书写及文本间性  

From Chunhyangga(“春香歌”)to Chunhyangjeon(《春香传》):Orality,Literacy,and Intertextualit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宋贞子(朝鲜族) SONG Zhenzi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口头传统研究中心

出  处:《民族文学研究》2022年第6期96-106,共11页Studies of Ethnic Literature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满—通古斯语族史诗研究”(项目编号:18BZW201)阶段性成果。

摘  要:板索里“春香歌”是以叙事巫歌的曲调为基础,结合南原地区流布的申冤传说、烈女传说、暗行御史传说等创作而成。“春香歌”在其文本化的过程中逐渐出现多种多样的书写记录文本,这些文本可据其载体介质、记录手段以及学术参与等因素予以界定。“春香歌”发展的鼎盛时期,为满足受众和读者的需求,还出现了由板索里辞说改编成板索里小说的贳册本,及京城本、安城本和完州本等多种刻本,说明抄本与刻本之间既存在关联,亦有差异。其中,1908年刊印的完州本《烈女春香守节歌》最受欢迎,这奠定了其权威本的地位。

关 键 词:口承 书写 板索里 春香歌 《春香传》 

分 类 号:I312.606[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