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电针刺激双侧内关穴、郄门穴预防支架内再狭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芙君 陈黎明 王勇 

机构地区:[1]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推拿科,济南250021 [2]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心内科

出  处:《山东医药》2022年第35期75-77,共3页Shandong Medical Journal

基  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面上项目(202003011417)。

摘  要: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PCI)后电针刺激双侧内关穴、郄门穴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冠心病PCI后患者348例,随机分为电针组167例、非电针组155例。两组均接受标准的药物治疗,电针组给予电针刺激双侧内关穴、郄门穴,每周治疗3次,共24周。两组治疗后行冠脉造影,记录支架内再狭窄(ISR)发生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S100A4。治疗后随访至少12个月或以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为随访终点,比较两组的生存时间及MACE发生情况。结果 电针组、非电针组分别发生ISR 15例(8.98%)、39例(25.16%),两组比较P<0.05。治疗前后电针组血清S100A4水平分别为(515.06±13.24)、(412.07±14.56)ng/mL,非电针组分别为(513.06±14.24)、(510.91±13.01)ng/mL;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电针组血清S100A4水平降低,且低于非电针组治疗后(P均<0.05)。电针组MACE发生率为10.18%,非电针组为25.81%,两组比较P<0.05。电针组生存时间为(10.11±0.87)月,非电针组生存时间为(7.55±0.64)月;两组比较P<0.05。结论 电针刺激双侧内关穴、郄门穴可以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PCI后ISR的发生率、同时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可能与其降低血清S100A4水平有关。

关 键 词:支架内再狭窄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 电针刺激 内关穴 郄门穴 冠心病 

分 类 号:R541.4[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