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船舶远程识别与跟踪系统 国际履约能力体系框架研究  

Study on China's Implementation Capacity and Framework of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s on LRIT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春柏 刘雷达 张丁韬 Wang Chunbai;Liu Leida;Zhang Dingtao

机构地区:[1]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 [2]交通运输部海事局

出  处:《中国海事》2022年第12期22-24,共3页China Maritime Safety

摘  要:国际海事组织(IMO)在2006年召开的第81次海上安全委员会大会上正式通过有关船舶远程识别与跟踪系统(LRIT)的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 AS)修正案,从船载设备配置、国家数据中心系统功能、运行管理及数据交换等方面对LRIT做了框架性规定(Placeholder1)[1],其核心要点包括以下内容:1.明确界定LRIT适用船舶,即主要针对从事国际航行的客船(包括高速载客船艇)、300总吨及以上的货船(包括高速船艇)以及海上移动钻井装置。

关 键 词: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 船载设备 总吨 履约能力 钻井装置 客船 数据交换 货船 

分 类 号:U675.7[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U698[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