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立体三角形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万修阳[1] 孙守芳[1] 吴冰 杨浩[1] 修晓光 

机构地区:[1]青岛市中医医院(青岛市海慈医院)骨科,山东266033

出  处:《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22年第11期1205-1207,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Injury

基  金:青岛市中医科研计划项目(2020-zyy009)。

摘  要:目的 观察手法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立体三角形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并且评估该术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7-03—2021-07诊治的30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在手法闭合复位骨折的基础上设计经皮克氏针立体三角形固定维持骨折端稳定性。取1根直径2.0 mm克氏针,从骨折远端侧方近中央处平行于桡骨远端关节面切线位置入至软骨下骨,通过克氏针撬拨再次复位缺失的掌倾角和尺偏角,进一步恢复桡骨高度,然后将克氏针置入尺骨,这枚针定义为撬拨支撑针。再取1根直径2.0 mm克氏针在桡骨茎突背侧避开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与桡骨长轴成20°~30°角经皮进针,通过骨折线进入近骨折端骨髓腔突破桡骨近端皮质作为桡侧抗旋固定针,以同样的方法在桡骨远端关节尺侧背面经皮交叉置入1根直径2.0 mm克氏针作为尺侧抗旋固定针,这3枚针最终形成立体三角形固定。结果 30例均于术后3 d内出院,住院期间未发现神经、血管损伤症状。本组均获得至少6个月随访,随访期间未出现针道感染、克氏针断裂、骨折畸形愈合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腕关节功能Krimmer评分结果:优21例,良5例,可4例。术后2周桡骨掌倾角、桡骨尺偏角、桡侧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12周上述影像学测量指标与术后2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骨掌倾角、桡骨尺偏角、桡侧高度均未明显丢失。结论 手法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立体三角形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内固定取出方便等优点,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关 键 词: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闭合复位 经皮克氏针内固定 老年 

分 类 号:R687.3[医药卫生—骨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