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燕
机构地区:[1]周口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 处:《四川戏剧》2022年第9期40-47,共8页Sichuan Drama
摘 要:1937年著名京剧小生演员叶盛兰以旦角身份组班在北京、上海两地演出,引起剧评界的不满,纷纷呼吁叶盛兰改回小生,并对其个人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热烈讨论。本文从其时剧评界对叶盛兰改旦一事的讨论出发,探讨叶盛兰以旦角挑班的深层原因:一是京剧名角挑班制形成后,老生和旦角的本行本戏大大扩充,小生本戏不但没有扩充,反而缩减;二是小生戏唱工较简,缺少捧角家的支持,未能获得长足发展,以小生挑班演出失败的可能性较大。此外,本文还进一步探讨了京剧小生行在戏班中的配角地位及其收入远低于其他行当的问题。总之,京剧名角挑班制形成以后,各行当间的发展极不平衡,小生行的配角地位与较低的收入水平影响了京剧小生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89.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