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道乐的审美文化视角  

Aesthetic Cultural Perspective of Taoist Music in Chengdu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任华龙 田晓膺[2] 罗莹[1] Ren Hlualong;Tian Xiaoying;Luo Ying

机构地区:[1]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文化旅游学院 [2]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文化艺术学院

出  处:《中国道教》2022年第5期40-47,共8页China Taoism

基  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道教诗歌研究”(17XZJ003);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9YJC760103);四川省社科重点基地区域文化中心项目“成都道乐的审美考察”(QYYJC221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美”是“有意味的形式”是克莱夫·贝尔的著名观点,它曾给印象派绘画提供了理论依据,但音乐审美领域也同样有这种理论的存在空间。“表情艺术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艺术门类。远古时代原始人的狩猎活动和巫术活动中,就已经有了舞蹈与音乐。”1从远古的巫乐开始,到现在的成都道乐,行坛派(火居道)道场里仍然可以感受到接触巫术和模仿巫术的流风余韵。

关 键 词:表情艺术 狩猎活动 巫术活动 印象派绘画 有意味的形式 文化视角 流风余韵 接触巫术 

分 类 号:B95[哲学宗教—宗教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